当前位置:首页 综合要闻

春季农机安全生产知识

发布时间:2025-03-27 09:33:57  信息来源:沈丘县农业机械技术中心


春季是农业生产的黄金季节,也是农机使用的高峰期。随着气温回升、土地解冻,农机作业频繁,但春季多雨、潮湿、昼夜温差大等特点也带来诸多安全隐患。保障农机操作人员及设备安全,提高作业效率,规范春季农机使用与维护要点,筑牢安全生产防线。

 

636235276212469894639.jpg


一、春季农机作业特点与风险  

1. 环境因素

潮湿多雨:土壤湿度大,易导致农机打滑、陷车,增加侧翻风险。  

昼夜温差:金属部件易因冷热变化产生疲劳裂纹,橡胶管路可能老化漏油。  

能见度低:春季多雾、扬尘,影响驾驶员视线。  

2. 设备因素

农机冬季长期停放后,油路堵塞、电瓶亏电、轮胎气压不足等问题易发。  

春耕作业强度大,机械超负荷运转可能导致部件过热或故障。  

3. 人为因素  

新手操作人员经验不足,易因操作失误引发事故。  

疲劳作业(如连续长时间播种、整地)导致反应能力下降。  

二、春季农机安全操作规范

(一)作业前准备  

1. 全面检修设备  

动力系统:检查发动机机油、冷却液、燃油是否充足,清理空气滤清器。  

传动系统:润滑链条、轴承,紧固松动螺栓,检查皮带是否老化。  

制动与转向:测试刹车灵敏度,确保方向盘无卡滞。  

安全装置:反光标识、灯光、喇叭、灭火器必须完好有效。  

2. 环境勘察

提前查看田间道路及作业区域,避开松软泥泞、坡道、沟渠等危险地段。  

设置警示标志,提醒无关人员远离作业区。  

3. 个人防护  

穿戴防滑鞋、紧身工作服,避免衣物卷入机械;操作联合收割机等设备时佩戴护目镜、防尘口罩。  

(二)作业中注意事项  

1. 启动与行驶

冷启动时需低速预热发动机,避免骤然加大油门。  

田间转移时选择平坦路线,坡度大于15°时应低速缓行,必要时用牵引绳辅助。  

2. 规范操作  

旋耕机、播种机等配套农具需按说明书安装,禁止超载、超速作业。  

作业中遇秸秆、石块卡住时,必须熄火断电后再清理。  

严禁在农机运行时攀爬、跳车或调整设备。  

 

3. 特殊场景应对  

雨天作业:暂停使用电气设备,防止短路;避免在雷暴天气下露天操作。  

夜间作业:开启所有照明设备,作业区域加装临时照明灯。  

三、春季农机维护与保养

1. 每日作业后  

清除机身泥土、杂草,防止锈蚀;检查轮胎气压及螺丝紧固情况。  

排放燃油滤清器中的积水,避免油路堵塞。  

2. 定期保养

每周:清洗散热器,检查液压油管是否渗漏。  

每月:更换机油、滤芯,润滑传动部件;校准播种机、插秧机的株距与深度。  

3. 长期停放防护  

清洁机身并涂抹防锈油,卸除蓄电池单独存放,轮胎用支架垫起避免变形。  

四、常见事故应急处理  

1. 机械故障

发动机过热:立即停机,待冷却后检查水箱、风扇皮带。  

液压系统失灵:关闭液压泵,缓慢降落农具,避免重物突然坠落。  

2. 人员伤害

卷入伤害:迅速切断动力源,用工具反向转动部件解脱伤者,勿强行拉扯。  

触电事故:用绝缘木棍移开电源,实施心肺复苏并立即送医。  

3. 火灾扑救  

燃油起火时,用干粉灭火器或沙土覆盖,严禁用水扑救。  

五、安全责任与教育

1. 企业/合作社责任

组织春季安全培训,重点讲解新机型操作要点及应急技能。  

为农机购买交强险和第三方责任险,定期开展设备年检。  

2. 操作人员义务  

持证上岗,禁止无证驾驶或转借农机;作业前严禁饮酒。  

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,拒绝驾驶“带病”农机作业。